“从情感的角度看,偷文章,实际上就是偷正义偷良心。报纸,不是需要有一点正义一点良心吗?如果必须靠偷才能得到,我将是多么悲哀啊。”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西安一报纸擅自大量转载该报文章发表上述言论。
“尽管我个人拒绝网络诗歌,但对那些怀着宏大诗歌抱负和诗歌情怀的诗人而言,网络诗歌可能是现代汉诗通往21世纪的惟一途径。”
——青年学者杨晓民评“网络诗歌”。
“本案是把一个遥远的、具有考古性的问题纳入法律诉讼程序,就要按照法律诉讼规则来解决问题。……本案探寻的是案件的真实,不是当事人的恩怨。”
——抗联英雄李兆麟家属状告原黑龙江省长陈雷侵犯著作权一案的审判长的法庭致辞。
“一种语言的消亡,决不亚于一个物种的灭亡。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再过10年,满语口语就有可能从历史上消亡。”
——1999年11月23日成立的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心急如焚。
“今天,正当有人处心积虑想涂抹、篡改战争暴行记录与历史的时候,《烽火马来亚》的出版,更显得具有特别意义。”
——这本抗日小说的作者,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林佚说。
“这是美国文坛的灾难。”
——美国作家冯内古特感慨黑色幽默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上月的病逝。
“赵建秀是一位作家及编剧,他在旧金山出生,在柏克莱加大受教育。他是复兴亚裔文学和艺术的重要人物,也是旧金山亚美剧院的创办者。”
——旧金山《纪事报》评选华裔作家赵建秀为湾区世纪风云人物时做了上述介绍。